親職教育❤「新生兒健康篇」




❤ 關心您和寶貝們 

新生兒黃疸是什麼?五大常見成因大解析

「你的寶寶有黃疸」當被醫護人員這樣告知時,常常讓新手父母感到緊張。為什麼會有黃疸?要怎麼治療?其實,新生兒黃疸是一個常見問題,大多數的新生兒黃疸都是正常的,只要掌握幾個觀察重點,就不用太過擔心。

什麼是黃疸?

新生兒黃疸,指的是寶寶皮膚、眼白變黃的現象。輕微的黃疸,一開始是臉部皮膚變黃,並逐漸擴散至軀幹。黃疸較嚴重時,會擴及寶寶的四肢、手掌、腳掌,愈嚴重的黃疸,皮膚顏色會愈黃。

當醫護人員告知:「寶寶有黃疸」,常常讓新手父母感到不知所措,一方面對這個專業詞彙感到陌生,另一方面又很擔心會不會很嚴重。其實絕大多數的新生兒黃疸都是正常的,只要掌握幾個觀察重點,並配合大便卡的使用,若有異常立即請醫師診斷,面對寶寶的黃疸問題就毋須太過擔心。  

寶寶為什麼會黃疸?

造成黃疸的原因,是體內膽紅素濃度上升的結果。膽紅素主要是紅血球的代謝產物,一般會由血液運送到肝臟,經代謝後,由膽管排泄於腸子內。當上述代謝路徑發生問題,造成血液中膽紅素的堆積,就形成黃疸。

常見的新生兒黃疸類型

1.生理性黃疸

新生兒較容易產生黃疸,主要是因為肝臟機能尚未成熟,不能及時代謝膽紅素,以致堆積在體內。一般新生兒在出生2~3天時,由於血液中的膽紅素增加,皮膚開始變黃,平均4~5天時達到高峰,第7~10天逐漸下降,然後在約兩週時消失。這樣的過程是完全正常的「生理性黃疸」,不需要做任何處理。

2.與哺餵母乳有關的黃疸

除了完全正常的生理性黃疸之外,在台灣又以母乳哺餵造成的黃疸最為常見。母乳哺餵造成的黃疸可分為兩種型態:

第一種是母乳奶量不足造成的黃疸,發生在寶寶1~2周大時,黃疸情況會比生理性黃疸還高。當母乳量仍過少時,可考慮添加部分配方奶,通常情況就會好轉。

第二種稱為母乳性黃疸,特徵通常較輕微,只有臉部及軀幹有黃疸現象,有時可以維持到幾個月之久。這類黃疸的成因為母乳中含有一種女性荷爾蒙,會抑制肝臟酵素活性,使膽紅素的代謝較慢。單純的母乳性黃疸,不會對寶寶造成任何不良影響,也不需要任何治療,更不需要停止哺餵母乳,在幾個月內黃疸會自然消退。

3.蠶豆症造成的黃疸

因患有蠶豆症而造成黃疸,也是台灣寶寶常見的黃疸成因。新生兒出生後會進行先天性遺傳疾病篩檢,能及早篩檢出寶寶是否有蠶豆症。若寶寶有蠶豆症,也不需要太過擔心,只要避免接觸特定物質,患有蠶豆症的寶寶跟一般寶寶並沒有什麼不同,一樣能健康快樂的長大。

當哺餵蠶豆症寶寶母乳時,媽媽宜避免吃蠶豆及蠶豆製品,並且讓寶寶不要接觸奈丸、水楊酸成份藥物等,以免出現急性溶血性貧血。若蠶豆症寶出現嚴重黃疸、臉色蒼白、解深茶色尿的現象時,應儘速帶往醫院診治。

4.母子血型不合造成的黃疸

母子血型不合造成的黃疸,幾乎在剛出生第一天就會出現黃疸,在台灣以發生於「母親為O型,子女為A 或B型」的組合最為常見。成因與母親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,造成胎兒血液中膽紅素過高有關,不過情況通常並不嚴重,並不會造成太大問題。

5.膽道閉鎖造成的黃疸

膽道閉鎖是指因膽道阻塞而導致膽汁滯留在肝臟,屬於較嚴重的新生兒疾病,在東方國家發生率約為萬分之一到萬分之三。患有膽道閉鎖的寶寶於出生60天內進行手術,有很高的膽汁順利排出率;但超過60天後,每延後10天手術,膽汁順利排出率下降約一半;若完全不加處理,則可能導致肝硬化甚至死亡。因此及早發現膽道閉鎖,並及早手術,相當重要。

 

親子天下:https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50873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