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職教育❤【育兒解密】




❤ 關心您和寶貝們 
 

幸福孩子的7個好習慣

「三歲看大,七歲看老」,看似還懵懂未知的孩子,其實蘊藏了極大的潛能需要我們去探索和引導,而在這時期所奠定下的一切也將長遠的影響他們。7個好習慣是可以一以貫之在教養中執行的方向,而故事更是提供成人與孩子不同思考最好的借鏡......

俗話說:「三歲看大,七歲看老」,看似還懵懂未知的孩子,其實蘊藏了極大的潛能需要我們去探索和引導,而在這時期所奠定下的一切也將長遠的影響他們。三歲前的孩子總如同海綿般的不斷在吸收環境中的一切,成人的身教甚至是習慣性的對話,都可能讓幼兒對自己產生不一樣的觀感與認識,從繪本中學習好的互動經驗,運用有效且正向的對話開啟孩子積極樂觀的態度、合作同理的特質,將讓育兒的生活更順利圓滿。
1、做自己的主人

就算是手足、雙胞胎也都會有各自不一樣的地方,你的孩子對於和別人不一樣感到不自在還是充滿自信呢?不一樣不代表不好,帶著孩子欣賞自己、肯定自己就能提升孩子的挫折容忍度,如同故事中的豪豬「刺刺」般,因為別人不經意的玩笑而不想再去上學,好在在朋友的鼓勵下,又重新看到自己的美好,甚至願意展現更好的自己,這樣積極的人生態度如果可以從小就成為習慣,未來面對不同的挑戰也就不會畏縮退卻了。

2、把目標放在心底

  孩子們的童言童語只是天馬行空的想像,還是可以成為未來的人生藍圖呢?帶著孩子逐夢踏實才有實現的可能,小老鼠艾莉有著遠大的夢想,但更知道一切要從眼前開始,認真地上學、做家事、好好地睡覺...,唯有專注好眼前該做的事才是未來成就的基石,把目標放在心底,拆解步驟過程,腳踏實地的執行,夢想就會在不遠處等你囉!

3、先做重要的事

讓生命條理分明聽起來簡單,做起來可不容易,孩子滿地的玩具沒有收又跑去忙別的活動;上學前才發現找不到要帶的東西;以為整理好的書包到了學校卻發現落東落西,養成先做好該做的事,再去做喜歡的事的習慣,才能更有效的安排好生活與時間,看完跳跳找鞋的故事之後,相信孩子就可以更了解這個道理。

4、每個人都是贏家

很多孩子都會卡在輸贏裡,接受自己輸了的確不是件簡單的事,這時轉念就顯得益發重要,沒有人可以是永遠的冠軍,而輸了也不代表就是永遠的失敗者,讓孩子了解沒有人是完美的,欣賞自己的優點,也練習接受自己還需要努力的地方,唯有心平氣和地接受自己的不足,才能看到對方的優點,甚至真誠的予以讚美,一起共好。

5、知彼解己

故事中麗麗的情境其實也常出現在現實生活中,孩子總是以為自己已經懂了,急著去做卻常常出現出乎預料的結果,要讓孩子學會聽清楚、耐心等待說明不是件容易的事,因此在可承受的範圍內,讓孩子自己去經歷後果,有時反而會更有效果,在教孩子學會傾聽和等待的同時,我們大人也可以試著等待他自己經歷後的理解和改變,有時比我們想的還更有效喔!

6、統合綜效

「分組」常常是人際互動中很重要的一個練習,大家都有心裡想要一起合作的對象,如果分組的結果不如預期時,成人適時的介入引導,有時反而會激盪出不同的火花,試著帶領孩子看到朋友不同的面相,截長補短、互補的效果,有時比同類型孩子的分組有著更驚豔的結果喔!

7、不斷更新

失落感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需要時間慢慢調適的,孩子各方面情緒正在發展中,對於失去而帶來負面感受,更需要他人的引導和協助。故事中的咕嚕失去了很親密的爺爺,但因著有友誼的力量逐步走出傷心,當孩子因為遺失了寶貝的物品、寵物甚至因親人的離開感到難受時,需要的從來就不是高調地打氣,過於理智的訓話、曉以大義反而會讓孩子更沮喪,安靜的傾聽、同理的陪伴再給孩子時間沉澱,讓孩子知道雖然有些人事物會消失,但我們可以讓他存留在心底。

  曾經聽過一位擔任電腦工程師的爸爸說:「為什麼教養小孩不能像寫程式一樣,一直用同樣的邏輯方式輸入就會出現一樣的好成果,怎麼這麼多的變化,真是難倒我了!」,沒錯,孩子的潛能無限也代表著他們變化無窮,每個階段都會出現不同的挑戰,需要成人多去了解他們的發展以及學習不同的因應策略。這套書中提供的7個好習慣卻是可以一以貫之在教養中執行的方向,而故事更是提供成人與孩子不同思考最好的借鏡,當在教養上又卡關的時候,不要忘記挑選其中一本相關聯的故事,陪伴孩子一起閱讀,也許就會幫助我們跳脫既有的觀念,擴大生命的可能性喔!

 
親子天下:https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5095202